16年专注低噪音静音柴油发电机组行业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

1377-3399-855
联系我们
生产基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宏远路13号

电话:0514-89687111

地址:生产基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宏远路13号

邮箱:370984283@qq.com

相关新闻

低噪音柴油发电机组是通过什么原理把柴油机的噪音降低的

2025-10-08 14:43:39   点击次数:23次
低噪音柴油发电机组的降噪原理并非单一技术,而是通过 “源头控制、路径阻断、终端吸收” 三维协同,从噪音产生的 “源头(柴油机本体)”、传播的 “路径(空气 / 结构)”、影响的 “终端(环境)” 全链条削减噪音,核心技术可拆解为本体降噪、结构隔音、消声吸声、振动控制四大类,具体原理如下:

一、源头控制:从噪音产生根源削减(减少 “发声量”)

柴油机是主要噪音源(占机组总噪音的 70%-80%),其噪音主要来自燃烧噪音(气缸内燃油燃烧冲击)、机械噪音(活塞 / 曲轴运动摩擦)、排气噪音(高温高压废气排出) ,源头控制通过优化柴油机设计,直接减少噪音产生:
  1. 燃烧系统优化:降低燃烧冲击噪音
    • 采用 “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”:精准控制喷油压力、喷油 timing(时机)和喷油量,避免燃油在气缸内 “爆燃”(爆燃会产生剧烈压力波动,引发高频燃烧噪音),使燃烧过程更平缓,压力上升速率降低 30%-50%,对应燃烧噪音可削减 5-8dB。
    • 增大燃烧室容积 / 优化形状:如采用 “ω 型燃烧室”,让燃油与空气混合更均匀,减少局部缺氧导致的 “粗暴燃烧”,进一步降低燃烧冲击产生的低频噪音(200-500Hz)。
  2. 机械结构优化:减少运动摩擦噪音
    • 高精度零部件加工:提高活塞、曲轴、凸轮轴的表面光洁度(如 Ra≤0.8μm),减少运动时的摩擦振动;同时优化配合间隙(如活塞与气缸壁间隙控制在 0.05-0.1mm),避免 “敲缸”(活塞往复运动时撞击缸壁)产生的机械噪音。
    • 轻量化 / 阻尼部件应用:对气门室盖、油底壳等非承重部件,采用 “塑料 + 阻尼涂层” 材质(阻尼涂层可吸收振动能量),替代传统铸铁件,减少部件振动辐射的噪音(尤其高频噪音,1000-2000Hz)。
  3. 排气系统预处理:降低废气喷射噪音
    • 排气歧管优化:采用 “等长分支排气歧管”,避免不同气缸排出的废气在歧管内相互冲击(冲击会产生气流噪音);同时在歧管外包裹 “耐高温隔音棉”(如玻璃纤维 + 铝箔层),阻断热量与噪音的直接传播。

二、路径阻断:用隔音结构隔绝噪音传播(拦住 “声音路”)

即使源头噪音已削减,仍需通过物理结构阻断噪音向环境传播,核心是构建 “密闭隔音舱”,利用 “质量定律”(隔音材料密度越大、厚度越厚,隔音效果越好)和 “结构密封” 减少噪音泄漏:
  1. 隔音舱设计:多层复合结构隔声
    • 舱体板材:采用 “外钢板(1.5-2mm 冷轧钢板)+ 中间阻尼层(0.5mm 丁基橡胶)+ 内吸声层(50-80mm 离心玻璃棉)” 的复合结构 —— 外层钢板反射大部分噪音,中间阻尼层吸收振动噪音,内层玻璃棉吸收剩余高频噪音,整体隔声量可达 35-45dB(普通机组无隔音舱时,噪音多为 100-120dB,经隔音舱后可降至 70dB 以下)。
    • 密封处理:隔音舱的门、通风口、线缆进出口等 “薄弱环节”,采用 “橡胶密封条 + 迷宫式结构” 密封 —— 如舱门与门框接触处用 “U 型橡胶条” 压紧,通风口采用 “折板式密封通道”,避免噪音从缝隙泄漏(缝隙泄漏会使整体隔音效果下降 20%-30%)。
  2. 空气动力性噪音控制:通风 / 散热通道消声
    • 进风 / 排风消声器:机组运行需进风(冷却柴油机)和排风(排出热气),通风通道会产生 “气流噪音”(空气高速流过通道产生湍流),需在进风口、排风口安装 “阻抗复合消声器”—— 内部既有 “穿孔板吸声结构”(吸收高频气流噪音),又有 “隔板折流结构”(反射低频噪音),消声量可达 20-30dB。
    • 冷却风扇优化:采用 “低噪音轴流风扇”,通过优化叶片形状(如翼型叶片替代平板叶片)、降低风扇转速(配合高效散热器,减少风量需求),减少风扇旋转产生的 “气动噪音”(主要是叶片与空气摩擦的高频噪音,2000-4000Hz)。

三、消声吸声:用专用装置吸收 / 抵消噪音(吃掉 “剩余声”)

针对源头和路径未完全削减的噪音(尤其是排气噪音、机械振动辐射噪音),需通过专用消声装置进一步处理:
  1. 排气消声器:核心降噪部件(削减排气噪音)
    • 排气噪音是机组第二大噪音源(高温高压废气以 100-300m/s 的速度排出,产生 110-130dB 的高频噪音),需安装 “多级阻抗复合消声器”,原理如下:
      • 抗性消声段:通过 “扩张室、共振腔” 改变废气流动路径,利用 “声波反射、干涉” 抵消低频噪音(如 100-400Hz 的排气脉冲噪音);
      • 阻性消声段:在消声器内部填充 “耐高温吸声材料”(如陶瓷纤维、不锈钢丝棉),废气流过时,声波能量被材料孔隙吸收,削减高频噪音(如 800-2000Hz 的气流噪音);
      • 最终消声效果:经多级消声后,排气噪音可从 130dB 降至 70dB 以下,消声量达 40-50dB。
  2. 内部吸声处理:吸收舱内反射噪音
    • 隔音舱内壁、柴油机表面(非高温区域)粘贴 “多孔吸声材料”(如聚酯纤维棉、开孔泡沫),这些材料的孔隙可让声波进入,通过空气分子摩擦、纤维振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,减少舱内噪音的反射叠加(若不吸声,舱内噪音会因反射增加 5-10dB)。

四、振动控制:减少结构振动传递的 “固体声”

柴油机运行时的机械振动会通过底座、机架传递到地面或周边结构,产生 “固体声”(低频噪音,50-200Hz,传播距离远、穿透性强),需通过 “隔振装置” 切断振动传递路径:
  1. 机组底座隔振:主隔振环节
    • 在柴油机、发电机与机组底座之间安装 “橡胶隔振器” 或 “弹簧隔振器”:
      • 橡胶隔振器:适合中高频振动(100-1000Hz),利用橡胶的弹性变形吸收振动能量,隔振效率可达 80%-90%(需选择耐油、耐高温的丁腈橡胶,避免柴油腐蚀);
      • 弹簧隔振器:适合低频振动(50-200Hz),通过弹簧的伸缩缓冲振动,尤其对柴油机曲轴旋转产生的低频振动(如 50-100Hz),隔振效率比橡胶隔振器高 10%-15%;
    • 注意:隔振器需均匀布置(如 4-6 个,对应机组重心),避免机组倾斜导致振动传递加剧。
  2. 管道隔振:减少管路振动噪音
    • 燃油管、冷却液管与机组连接时,采用 “金属软管 + 橡胶接头” 过渡:金属软管可吸收管路的轴向 / 径向振动,橡胶接头可阻断振动通过管路传递到舱体或外部结构,避免管路 “共振” 产生噪音(管路共振会放大 100-300Hz 的低频噪音)。